2024年10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目 录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
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13 日 第 01 版)………………………………1
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
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15
日 第 02 版)……………………………………………6
3.习近平: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求是》2024 年第 18 期)…………………………15
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75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21 日 第 02 版)……………………………………23
5.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27 日 第 01 版)……………………………………32
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
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09 月 28 日 第 02
版)………………………………………………………35
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招
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24 年 10 月 01
日 第 02 版)……………………………………………42
8.习近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
复 兴 伟 业 不 断 推 向 前 进 ( 《 求 是 》 2024 年 第 19
期)………………………………………………………46
9.河南省教育大会精神(《河南日报》2024 年 09 月 19
日 第 01 版)……………………………………………60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13 日 第 01 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12
日下午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
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
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
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
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
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甘肃省委书记
胡昌升、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先后发
言,就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汇报工作情况、
提出意见建议。参加座谈会的其他省区主要负责同志提交了
书面发言。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
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
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
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同时也要看到,仍
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习近平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
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
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
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
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强化“三北”工程联防联治,提升整体
效果。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
发展新路径。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重要支流
和重点湖库治理,搞好沿河环湖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
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
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有效管控
风险源。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
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全
流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习近平指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
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细
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举措,健全覆
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科学配置干支流水资源。
强化地下水水位管控,加大中下游地下水超采漏斗治理力度。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稳步优化调整“八七”分水方案。

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水权交易,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实
施节水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习近平强调,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
健全水沙调节机制,完善以骨干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为主的
调控体系。坚持干支流统防统治,推进干流重点河段、险工
险段治理,保障重要堤防水库和基础设施安全。统筹推进黄
河水利枢纽重大工程。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预警和应急
响应联动。加大查险排险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常
态化、实战化协同动员演练。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
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
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抓好盐
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优化重大项目建设
布局,最大程度降低对地表径流、地下水的影响。大力发展
绿色低碳经济,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
规划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着力提高产业科技
创新能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壮大战
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鼓励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
务机制,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
增添动力。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各种形
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实促进民营
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

国土空间体系,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沿黄城市群
要提升人口集聚和产业协作能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
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
其他区域战略的对接,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协调联动。
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
发展空间。
习近平指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稳步增进
民生福祉。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
局,提升县城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减轻生态脆弱区的承载
压力。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率先在县域
内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
美乡村。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把就业摆
在突出位置,城镇产业发展和乡村产业培育都要重视扩大就
业容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全
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
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
进考古等工作。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
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推
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游带。
习近平指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区域协调

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
主动作为、加大支持力度,沿黄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担起主
体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唱好新时
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最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和各项重大举措,抓好三季度末和四季
度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丁薛祥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
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
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深入推进环境污
染防治,加快构建坚实稳固、支撑有力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精心做好“人水关系”这篇大文章,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
原则,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各
自比较优势,着力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新
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设,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
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
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省区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2024 年 9 月 14 日)
习近平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15 日 第 02 版)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同志们、朋友们!
75 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
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
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0 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
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
国政治从根本上实现了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绝大多数人受压
迫被剥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跨越,这
在几千年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
变革。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
索长期奋斗的成果,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政治制
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探索并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构想,到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时期建立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
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已经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
同志们、朋友们!
70 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保证了
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
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展现出显著政治
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
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从制度上法律上坚持和巩固党的
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
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
关领导人员,确保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
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
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这有效克服了旧中国那种群龙无首、一

盘散沙和党争纷沓、相互攻讦的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
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主体
地位,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
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同形
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利于
保障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这有效克服了一些国家那种人
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和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
过问的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
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显著优势。人民通过民主
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
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
各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建
议。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
集体行使职权。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和效率的高度统一,有力
保证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
项事业。这有效克服了一些国家那种相互掣肘、内耗严重和
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
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
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
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修改法律和法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
会有权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国家机关依法履职。这样
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科学立
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利于不断完善以宪
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保证宪法法
律全面有效实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有效克服了
一些国家那种无法可依、有法不依和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
现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长
治久安的显著优势。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单一制
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
稳定的制度保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合理划分
中央和地方职权,中央对所有地方行政区域包括民族自治地
方和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治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各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
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自治权。坚持“一国两制”,在香
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
政区宪制秩序,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这些制度安排,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
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有效克服了一些国家那种各自
为政、尾大不掉和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
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
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
的新要求新期盼,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与时俱进修改宪法,召
开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
工作制度,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发展规律,系统总结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经验,持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我们提
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
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必须坚持按

照“四个机关”要求加强各级人大建设。这一系列新理念新
思想新要求,形成了党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
循。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二十大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体系作出具体安排。我们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
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第一,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
作用。在我们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
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
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
特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法律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
职责。新时代新征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责
作用,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确保宪法法律
得到有效实施,确保各国家机关都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履行职
责、开展工作。
第二,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科
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
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新时代新
征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
会要充分履行立法职责,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健全牵头起草
重要法律法规草案机制,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

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各项权利得到有效落实。要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
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第三,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
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
责,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加强对宪法法
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
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
维护和实现。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
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好各自监督职责,用制度
管住权力。
第四,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
用。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
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
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
加行使国家权力,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各国
家机关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健全联系代表的制
度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定期听取人大
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
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加强人大常委

会领导班子和人大机关工作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有关部门要
加强同人大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做好人大工作的强大
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始
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
照“四个机关”的要求,切实加强人大机关的政治建设、思
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要优化人大常委
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
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不断提高
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同志们、朋友们!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我们要坚
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
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不断健全人
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
政治参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
造活力。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
发展人民民主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丰富了世界民主理论和实
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
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们愿继续同
世界上一切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国
家和人民,共同探讨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的路径,
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70 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发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奋斗”的号召。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已经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
史进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充分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
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而团结奋斗!

(2024 年 7 月 18 日)
习近平
这次全会,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分析了当前形
势和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全会通过的《决定》,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
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
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科学谋划了围绕
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
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好贯彻好全会
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下面,我代表中央政治局,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讲几点
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第一,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围
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改革,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
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前所
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
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
护。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

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
略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
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
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第二,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
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
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
大成果,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
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国改革
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
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
有所应,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
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
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
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

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
统观念,要统筹兼顾、辩证施策,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
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些原则,必须在改革
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三,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决定》突出促进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安排了构建高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
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 7 个部分,就坚持和落实“两
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
度、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
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
机制一体改革、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
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同时,《决定》围
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等战略任务,针对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一

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
方面面,构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
《决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坚持目标导向和
问题导向相结合,适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顺应人民群
众期待和社会预期,奔着问题去,着力健全制度、破除体制
机制障碍,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全党同志要站在战略和
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这些重大改革举措,领会好改革意
图,把握准改革指向,坚定不移予以推进。
第四,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
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各级党组织正确
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
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
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
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
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决定》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就深化管党治党制度
改革作出部署。主要包括: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
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
洁的干部;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
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着力解决干部乱
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党
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权力

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
进这些改革,目的就是营造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
治环境,为推进各领域改革提供重要保证,要深刻领会和把
握。
二、切实抓好《决定》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科学制
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
责任。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
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主动担当作为,深入研究推进
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地方各级党委和政
府要抓好涉及本地区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各级党政主
要负责同志要把改革抓在手上,既挂帅又出征,重要改革亲
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
亲自督察。
第二,坚持整体推进。《决定》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关
联度高、协同性强,贯彻落实中既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
又不能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
破,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
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超前、
不滞后。当前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需要打攻坚战的,
就抓紧改;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要加强
各项改革举措协调配合,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坚决防止
和克服本位主义,不能因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影响改革大局。
要保持工作连续性,过去已经定下来的改革,要继续抓好落

实,新部署的改革要抓紧研究方案、扎实推进。
第三,鼓励探索创新。《决定》作出的改革部署主要是
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需要制定周密可行的改革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不
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
动作为,找准自身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
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对
已经确定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没有实践经验的改革,要采
取试点先行探索的办法,取得经验、看准了再推开。对新领
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
鼓励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第四,务求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
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从改革方案设计到改革组织实施
都要有利于抓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防止重文件制定轻文
件落实等不良倾向。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
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推动广
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要加强改革督察,强化跟踪问效,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
因,及时推动整改。要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
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真
正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扎实做好下半年工作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实现全年目标任
务十分重要。我着重强调几点。

第一,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半年,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得以巩固,积极因素增多,各方信心增强。
同时,经济运行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困难挑战和不
确定性仍然不少,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
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予以应对。要落实好宏观政策,发行并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着力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
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研究安排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品以
旧换新,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
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培育
外贸新动能,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
跨境电商出口。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开展碳达峰
专项行动。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就业总量和结构性
矛盾并存问题,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扎牢社会保障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要落实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
风险的各项举措,扎实抓好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
融机构等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
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
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第三,搞好“五年规划”总结评估和谋划工作。今年是
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明年是收官之年、
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

现情况如何,“十五五”规划要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任务,要
提前研究,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
“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第四,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
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抓好管党治党各项任务落实,健全全
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要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
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
视工作。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
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
觉的言行准则,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

(2024 年 9 月 20 日)
习近平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21 日 第 02 版)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成立 75 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人民政协表示
热烈祝贺!向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
海外侨胞,致以诚挚问候!
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缅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邓颖超、李先念等老一辈人民政协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我们
永远铭记所有为人民政协事业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贡献的
人们!
1949 年 9 月,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
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召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
人士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75 年来,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
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

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75 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
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化
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
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
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由具有共同
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开
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
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
长远利益。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
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
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
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
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
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
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
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人民政协已经并将不
断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
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

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同志们、朋友们!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
形势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人
民政协理论创新,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主要是:坚持中国
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
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
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把加强思想
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聚焦党和国家
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强化委员责
任担当,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这 10 条,
构成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
是 75 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经验的集中
体现,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
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要按照中共二十大和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
展。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的要求。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进。要坚持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确保协商依
法开展、有序进行。
二是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我国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
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
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是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发展协商民
主,既要立足不同协商渠道的特点和实际,突出各自工作重
点,遵循各自规则,发挥各自独特作用;又要加强各种协商
渠道的协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整体
效能。
三是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坚持协
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针对不同协商渠道,分类形
成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则,明确协商什么、同谁协商、怎样协
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要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
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妥善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内
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
实、反馈机制。
四是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这是提高协商民主质量
的重要基础。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健全提案、调研、考察、
会议、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
民主监督等方式,结合实际搭建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
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方式,发
挥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积极作用,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

加机制化常态化。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全面发展协商民主,需
要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丰富实践。要深入宣
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质和真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兼容并
蓄、求同存异等优良传统,广泛倡导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
商、做事多协商,积极培育协商民主文化。要鼓励讲真话、
建诤言、献良策,做到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有序协商而
不各说各话,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
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
度延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迫切
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
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希望人民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
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
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
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第一,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人民政
协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
的鲜明政治属性,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
力,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
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
任。要加强理论武装,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求

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一步
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更好把学习成
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转化
为高水平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
第二,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人民政协
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推进协商议政。优化重点
协商方案生成机制,通过深入调研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
行状况、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和问题,提
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发挥协商式
监督优势,增强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落地见效。
第三,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人
民政协要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
工作机制,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支持各民主党
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按
照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
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不断提升共识度、拓展团结面。
密切同爱国爱港爱澳政团社团、各界代表人士的联系,助力
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

发挥作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深
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坚决反对
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引
导华侨传递好中国声音。要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向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
第四,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要落实中共中
央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策部署,加强政协协商同其
他协商形式的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深度
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完善协商
工作规则,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真正
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进一步发挥专
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
人民机制建设,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工作,当好
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
第五,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懂政协、
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
是人民政协高质量履职的重要保障。广大政协委员要珍视政
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在事关道路、制度、
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勤学习、
善钻研,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熟悉政协履职方式方法,
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履职本领。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
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
的具体实践。要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做好委员服务管
理,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把人民政协建设成为委员之
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

同志们、朋友们!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共各级党委要从党和
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把人民政协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谋划推
进,完善党领导政协工作制度,定期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
研究、检查政协工作,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增强开展政
协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倾听、积极采纳来自人民政
协的意见建议。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配
备结构。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搞好同政协有关方面的
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政协党组要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健全落实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
制。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
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
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朋友们!
75 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中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
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
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
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
的人民共和国。”75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不懈奋斗,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
代化正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
复兴。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一定
能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

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27 日 第 01 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 9 月 26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
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
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
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加大宏观调控力
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经
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
障扎实有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高质量
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
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
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
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
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
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
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

动作用。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进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
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
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
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
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
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
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
造良好环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
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
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体系。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
资准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
流营商环境。
会议强调,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
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要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要抓好食品和水电气热等重要
物资的保供稳价。要切实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关心农民增
收,抓好秋冬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广大党员、
干部要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
要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
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
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4 年 9 月 27 日)
习近平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28 日 第 02 版)
同志们,朋友们: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 75 周年华诞之际,我们隆重召
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
院,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民族
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
人士,表示诚挚问候!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
再接再厉,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作出新的更大
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百多年来,我们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
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
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
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
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
主线,形成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民
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
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
新的历史性成就。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这条道路着眼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限度把各
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条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确保各族人民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人;这
条道路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
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同志们、朋友们!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
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
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
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57123.html